冬风渐寒,树影料峭。
为期三天的皇太子监国恩科,在十月十一日这天,终于迎来了结束的时刻。
不过,此刻结束的并不是真正的结束,而是,恩科考生们考试的时间结束了。
剩下的时间就开始进入到阅卷,放榜的倒计时了。
而这段时间,则就是这些考完恩科的考生放松的时间了。
他们可以在这几天里尽情高歌,尽情挥洒,以最豪迈的姿态迎接着金榜题名的那一刻!
考完三天数科的程大壮终于从考场之中出来了。
三天的考试使得程大壮的脸色略有惨白。
很显然,这么高强度的考试对他这位六十六岁的老人而言,还是太过吃力。
万幸,他终于熬过来了。
现在程大壮激动的是,自己终于在这三天内,将自己的一身所学在这场恩科考试中展示出来了。
至此他也算是完成了心愿,剩下的就看天意了。
程大壮离开恩科考场之后,没走几步他就转身站在顺天考院门前,与万千正出考场的考生,正好相向而立,站在原地好似一根阅尽千帆的沉舸老木!
显得无比沧桑。
程大壮抬头看着顺天考院的匾额,他的眼中全是历经沧桑后的感动,他不由的拱起双手对着考院深深一拜。
这一拜,就好像是一次他与自己梦想的一拜。
考过这场恩科,他此生,就没有辜负自己少时的梦想了!
等程大壮起身后,他的眼泪又一次的溢出了眼眶。
可见,程大壮真的是无比感激这次恩科给了他少年时跻身正途,一展所长的梦想机会。
西山皇庄的几人翘首看着考院中出来的学子。
当他们看到眼熟的西山三院学生带着洋溢的笑容从顺天考院中出来时,这些人的脸上也立刻浮现出了激动的笑容。
陈经纶,杨春元,徐光启,王瓦特等站在一处,当他们看到程大壮转身对着顺天考院拜去时。
这些人的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他们这些人里,只要陈经纶,杨春元,徐光启经历过系统的科举教育。
但是,真正参与过科举的也仅有徐光启一人而已。
而徐光启虽然才气过人,但是,他在这历届的科举考试中,却始终没能够得偿所愿成为一位可以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进士老爷。
现在,看着已经六十六岁,已是皓首苍髯的程大壮,他们心中满是唏嘘,也满是敬佩!
这么大年纪的人,还能坚持梦想,拼搏科举之路,这对陈经纶,杨春元,徐光启等人而言,绝对是无比震撼的。
尤其是对徐光启!
徐光启现在也已经快四十岁的人,还在科举的路上苦苦挣扎,看不到尽头,他心中的苦闷和心酸,可能也只有眼前的程大壮能够体会一二,不,他应该能体会全部。
“我们去迎一下程先生。”
陈经纶提议道。
杨春元和徐光启等嗯了一声,然后,一起走到人群,走到程大壮前。
陈经纶热情的招呼道:“程先生,在下已经在西山皇庄的摘星楼备下薄酒,特地来迎接程先生恩科归来,预中一甲!”
程大壮听到陈经纶的声音后,他连忙用衣袖擦拭了一下自己的眼眶,他抱拳道:“辛苦伯爷,辛苦诸位了。”
说罢,既然便如志同道合的知己好友一般,手握着手,紧紧的拉在一起,上了顺天考院前的一辆宽大马车上。
到了马车后,众人对着程大壮就是一番深切的关怀。
这让程大壮再次感动。
他真没想到自己一介白衣,到了京师之后,竟然得到了如此礼遇。
一位伯爷,一位驸马和数位皇太子看重的才俊,竟然都能如此的平易近人,这在程大壮几十年的人生路程中,从未有的待遇。
由此可见,西山皇庄的尊学重学的学风当真是天下第一!
比之这些年在无锡声名鹊起的东林书院都要强上数倍不止!
西山三院把尊重人才,尊重知识都已经刻在了骨子里!
程大壮感谢着众人的关心,最后他饱含深情的说道:“老朽真没想到,在老朽的破败之年,还能遇到这般盛世!大明有皇太子,犹如是天上有了太阳,久旱逢了甘霖。”
陈经纶道:“程先生所言极是!在下也是这般想的。遥想当年,在下与程先生一样,不过是一介贱商,虽识得几个字,但却从未被人正眼看待过一分。”
“只能随着父亲漂泊海上,经营着上不得台面的海商生意。直到有一天,皇太子殿下纡尊降贵,赏识了家父,赏识了在下。这才有了在下今日之成就。”
程大壮听着陈经纶的话,他也满怀期翼,自从程大壮知道了陈经纶也是商贾出身之后,他和陈经纶就倍感亲切,觉得两人是同类人。
程大壮道:“伯爷能被皇太子殿下赏识,这也是伯爷和令尊用命换来的。伯爷和令尊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在吕宋红毛鬼的眼皮下将番薯藤带回大明,就凭这份功劳,伯爷和令尊就足以名垂千古!”
陈经纶听着程大壮的如此恭维的话,他的心里也是无比的受用。虽然,这么多年像这样的话,陈经纶也已经听过无数次了。
但是,能被一位如此数学大能夸赞,这种感觉还是非常舒服的。
陈经纶谦虚笑道:“程先生谬赞了。家父和在下也不过是恰逢其时而已。像番薯这般的神器,就算没有家父和在下。只要是大明之人,他们漂泊在海上发现了,也一定会带回大明的。我父子二人只是运气好,刚好抢在了大家前面发现了番薯而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