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小朱由校吃完早膳,又和他交代了几句后,就安排了去西山皇庄幼稚园的马车送他去上学了。
为了让小朱由校更有上学的仪式感,朱常洛还特地让内宫的针工局给他做了一个小书包背着。
而这个小书包里面放东西几乎都是上官氏给他准备的各种糕点零食,至于书本之类的,也就一本类似后世连环画的小人书。
送走了儿子去上学后,朱常洛也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
今天朱常洛要主持的会议之一就是关于泰西经典的翻译工作。
内阁和军机处早早的就到了慈庆宫前候着了,就等着朱常洛下旨召见了。
朱常洛来到慈庆宫大殿,先是简单的翻看了一下今日的工作的简报,然后吩咐道:“宣内阁和军机处觐见吧。”
孙暹领旨,“是。”
接着孙暹就走到了殿外宣旨道:“宣内阁,军机处进殿。”
在慈庆宫前的值房中等候的内阁和军机处大臣,赶紧的就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态。然后,按照顺序离开了这间小小的值房。
本来,慈庆宫前是没有这样的值房的。
后来,因为慈庆宫的权柄越来越重,渐渐的在慈庆宫前也就腾出了这间值房。
每日这间值房之中都会留守一位内阁成员和一位军机处的成员以及数位中书舍人,在此候命处理突发的政务。
所以,渐渐的慈庆宫值房也就成了另外一个权力执行机构。尤其是里面的那些不起眼的中书舍人,他们更是凸显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价值。
他们不仅是这些内阁成员和军机大臣的文字秘书,更是朱常洛旨意的贯彻执行者。
有时候,他们直接就承担了朱常洛和内阁军机大臣之间的沟通工作。
可以说,现在的中书舍人已经有了那么一点储相的意味。
很多原来看不上中书舍人差事的人,现在也都在削尖脑袋想要混上个中书舍人的差事,好在中枢大老及皇太子面前刷一刷脸,给自己换了一个好前程。
王锡爵,王家屏,沉鲤,沉一贯等内阁成员和沉思孝,邢玠,董其昌,刘品如等军机大臣分作两队,并行至慈庆宫大殿。
“臣等参见圣太子。”
八人一起行礼参拜。
朱常洛伸手虚抬道:“卿等平身。”
“谢殿下。”
八人谢恩起立,依然泾渭分明的站作两边。
朱常洛道:“远洋侯已经把泰西的经典都带回大明了。孤有意趁此盛事,补修《永乐大典》其后二百年来国朝与方外之地的文化盛典。”
“这二百多年间,国朝国泰民安,也谱写了无数经典文化着作。以小说话本而言,有《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等不失为一代经典;以诗文而言,杨慎,归有光,唐寅等,也不失为一代宗师。”
“还有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更是照耀古今,成一代之圣贤!书画等其他方面的造诣,更是各有奇葩,各有千秋,并不逊于前朝大家。”
“如此盛世二百年,岂能无集大成之文集,辉煌后世,照耀古今?孤闻自古圣朝者,皆以文治武功,并雄于世。”
“今恰逢大明中兴之世,又得泰西经典来我中国,岂能不襄盛举,整理文学,宣圣于世?”
朱常洛话音刚落,王锡爵,沉思孝等大臣顿时就激动起来了。
这可是天大的功劳!
一旦此书修成,参与修书者,有谁不能名传千古?
永乐朝的大才子解缙能够以文称雄,其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主编了《永乐大典》。
但要真说起解缙的才华,在座的可能有服气的,也可能有不服气的。
毕竟,自古以来都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文人相轻心态。
所以,对于那些名传千古的大文豪,很多人都是不服气的,他们只会认为那些大文豪正好是恰逢其时,所以,才有了那些惊人成就。
现在,朱常洛把这样的一个机会放在了众人眼前,又有谁能不激动呢?
这可是彪炳千秋的文化盛事!
能参与其中,肯定是能够千古留名的。
王锡爵等和沉思孝等,立刻拜道:“殿下圣明。如此盛世,当有集大成之文集。臣等愿为大典补修出力。”
朱常洛嘴角微笑,文人们在乎的也就这些东西了。
朱常洛说道:“此大典,既然修于万历年间,故而孤暂定其名为《大明万历百科全书》,望卿等能为孤推荐一个德高望重,品学兼优之人,作为本书的总裁官,总领本书的修撰工作。”
王锡爵等和沉思孝等,立刻又拜道:“臣等遵旨。”
既然已经定下了修《全书》的盛事,那么接下来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对泰西经典的翻译工作。
朱常洛对着董其昌道:“远洋侯远渡重洋十万里,带回泰西经典一千五百万。这些书籍都还是以泰西文书写,并不能使我大明文人直观其真容。”
“董师傅身为礼部尚书,主持的就是大明的文教盛事,孤决意命董师傅为泰西经典翻译总裁官。总领泰西经典翻译工作。四夷馆及番语院的译字生,番语学士等,董师傅皆可调用。务必以最快最精准的方式翻译泰西经典。”
董其昌激动拜道:“臣领旨。”
董其昌真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胜了一局。
这让董其昌很难不激动的。
所有人都羡慕的看了董其昌一眼,感叹董其昌的命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