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上午,一支由二十余艘画舫组成的船队驶过东市,直接驶入另一条特殊水道,这条水道装有水栅和盘查士兵,它的终点便是晋王宫,自然不允许普通船只驶入。
船队驶入水道,不多时便缓缓进入了晋王宫凝翠湖,凝翠湖就是龙池,薛涛给它改名为凝翠湖以避嫌,船队一直来到花萼相辉楼前停下,大家纷纷上岸,时隔两个月,众人又终于回到自己家中。
虽然平时在宫中住久了,会略略感到有些枯燥无聊,但两个月的行旅回来后,却倍感家的温馨美好,一切是那么舒适,那么自由自在。
薛涛泡了一个热水澡,换上一身舒适的长裙,和平常一样,坐在自己的窗榭品茶赏玉,不多时,独孤幽兰也过来了,她在宽敞舒适的藤椅上坐下,轻轻叹息道:“还是家里舒适,至少脚下踏实。”
“你从前也到处巡游,我觉得你应该适应外面的生活才对。”
独孤幽兰笑道:“此一时彼一时嘛!那时就不想回家,觉得家里是个牢笼,那时武艺还不错,可惜这些年完全荒废了。”
薛涛喝了口热茶,抿嘴笑道:“我年轻时也差不多,总是向往外面的世界,我还加入了一个诗社,认识很多诗友,还有两个日本国的僧人,诗写得不错。”
“这些诗友中有混得不错的吗?”独孤幽兰笑问道。
“我呀!”
薛涛指着自己笑道:“我就混得很不错!”
两人忍不住咯咯地笑了起来,只有回到家,她们才能这样无拘无束地放声大笑,在外面什么都要注意礼仪,唯恐被别人耻笑去。
薛涛摩挲着手指上的一枚黄玉雕花戒指,凝神想了片刻道:“其实混得不错的也有,像礼部侍郎卢佑安,坊州刺史李逽,还有好几个刺史长史,都是诗社成员,当时他们就是最优秀的,恢复科举后,他们是第一批进士,看来我也要让城儿去考进士了。”
“大姐,锦城的情况怎么样?”独孤幽兰又问道。
“应该没什么事吧!夫君对他的安全防范得很严密,我听李公公说,他前几天回来过一次,拿了几件衣服就走了,明后天我会通知他回来一趟。”
就是妻女们回家享受舒适的同时,郭宋也在同一时刻来到了大明宫,回到自己官房,他随即召见右相潘辽和左相杜佑。
两人听说主公回来,连忙赶来觐见,郭宋请二人坐下便直接问道:“关内的蝗灾情况如何?”
他在报纸上看到了原州和庆州爆发蝗灾的消息,郭宋自己就有亲身经历,他知道蝗灾一旦爆发就不会是小灾,蝗群会越来越庞大,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潘辽连忙道:“启禀殿下,蝗灾确实比较严重,已经波及盐州、原州、庆州、绥州和延州等五个州十几个县,其中最严重还是原州和庆州,各州官员正在全力组织军民抗灾,朝廷也已拨付了三十万石粮食和五万桶火油支援受灾地区,目前户部侍郎韦应物受政事堂委托,已经前往灾区视察受灾情况。
旁边杜佑也道:“启禀殿下,各州府和百姓人手还是有点不足,恳请殿下派军队参与灭蝗!“
郭宋点点头,“我在路上就已经派一万军队去原州和庆州参与灭蝗,如果形势严重,我会继续追派军队。”
这时,十几名侍卫搬来了关内地区沙盘,由四部分拼接而成,长宽各两丈,郭宋三人起身来到沙盘前,潘辽比较了解情况,用木杆指着沙盘道:“蝗灾主要从庆州的怀安县爆发,很快波及方渠县和洛原县,然后向原州和盐州蔓延,随即又影响到了绥州和延州,但那边不太严重,主要是向西蔓延。”
“灵州出现灾情了吗?”郭宋问道。
“灵州目前暂时还没有灾情的消息,不过也难说,虽然这次蝗灾的面积不是很大,到现在还没有呈现大面积肆虐的情况,但不能保证会不会突然扩大范围,卑职感觉灵州那边也很危险,”
“蝗灾已经发生多久了?”
潘辽想了想道:“有二十几天了,因为之前庆州发生了严重旱灾,四个月滴雨未下,大家都担心会爆发蝗灾,果然出现了,也是因为有预见,所以各地官府多少有准备。”
郭宋最担心的是蝗灾影响秋粮收获,他又问道:“各地的秋收情况怎么样?”
“启禀殿下,今天关内的旱情本来就比较严重,小麦和粟米都普遍减产两成,现在又爆发蝗灾,庆州和原州正好是粟米收割季节,这两州的北部地区损失惨重,估计收成最多只有去年的三成左右,两州的南部地区以及其他州赶在蝗灾蔓延过来之前抢收了粮食,损失不是很大。”
杜佑又补充道:“现在朝廷最担心的是灵州,灵州主要种植小麦,小麦在十月中旬才开始收割,目前小麦还没有成熟,所以朝廷希望殿下派军队在灵州边界严防死守,防止蝗群蔓延到灵州。”
灵州不光是重要的粮食基地,还是重要的瓜果和葡萄产地,正好是秋收时节,郭宋随即调动河西、陇右、朔方三地军队共三万人赶赴萧关,严防死守,防止蝗虫进入灵州。
.........
萧关是关内通过灵州的战略要道,这里实际上是一段百里长的峡谷,两边都是一望无际的山脉,这里不仅是军事要隘,同时蝗虫群北上灵州的必经之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