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崔振华震惊的时候,王林问道:“崔厂长,一套生产线和配套的设备,大概要多少钱?”
崔振华微一沉吟,说道:“成套设备的话,20万左右一套吧!”
这一下,所有人都感觉到了震撼!
王林刚才说了,他要开一家工厂,需要15套这样的设备!
一套设备就需要20万,15套岂不是需要300万?
哪怕他们并不知道无纺布在国内的占比情况,算一算这个投资金额,也足够吓人了。
周汉民微微动容:“振华,要这么贵吗?王林同志不是外人,他要在你们厂里订购机械的话,你们得给他足够优惠才行。”
崔振华笑道:“这个不用领导关照,我们也会给王林同志最大的优惠价格。我报的价,只是一个大概,因为我现在也算不出具体的数目来,生产线的一些核心部件需要进口,而国外设备的价格行情也是变化的。”
他又对王林道:“如果王林同志确定需要这款设备,我回厂后,组织人手研究一下,报一个具体的价格给你。王林同志,你看如何?”
王林点头道:“好,如果国内生产不出来,我打算从国外进口的。我年前到过香江大华机械公司进行考察,他们有一种国外进口的生产线,价格比较昂贵,零配件维修比较麻烦。国内机械厂家能生产出来的话,那自然最好。”
崔振华道:“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我先报个价给你,觉得合适,咱们再谈合作的事。”
王林笑道:“可以的话,我想尽快成立工厂——周叔叔,厂房用地的事,我还得找你帮忙。”
周汉民呵呵笑道:“这个不成问题,你先看看地块,只要是能批工业用地的地方,我都能帮你拿下!”
这就是承诺!
而且是无条件的支持!
王林恭敬的道:“谢谢周叔叔!”
周汉民哈哈笑道:“王林同志,别客气嘛!中午就在我这边吃饭了吧?”
王林笑道:“那就麻烦了。”
崔振华是个很健谈的人,和王林也是一见如故,两人聊到国内机械生产的现状,都有聊不完的话题。
我国的机械改革,最重要的变革年,可以追溯到1985年。
1985年对改革开放后的我国来说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这一年的基建投资比1984年增加了318亿,上涨了约43%,巨大的基建市场,促进了机械设备的发展和生产。
设备和生产线,是一种生产资料,在过去几十年里面,产生资料不是商品,不能进入市场交易。
直到80年代初,在长沙召开的全国机电产品交易会,才打破了生产资料不进入市场的迷信。
这次交易会是生产资料进入市场以来第一次大型交易会。
从此,机床、汽车、工程机械、水泵、风机、电机、电器和各种仪器仪表在内的几十个大类的机电产品,都可自由买卖。
1985年是一个技术大跃进的年代。
国家确定“六五计划”后三年引进“三千项”技术,截止到1985年,就已经签了4000项,成交额达到36亿美元。
家电,纺织,橡胶,钢铁,甚至啤酒灌装都在这几年引进了大量的技术,当时在国内,即使很小的工厂也在到处找合作。
江南机械厂身为国内机械工业的领头羊,自然也不能例外,他们花费巨资,从国外引领了大量的技术和旧设备,对国外淘汰的旧生产线进行拆解研究,又从中得到了大量的技术。
在汽车产业正式崛起之前,纺织业一直都是申城的核心产业,也是龙头产业。
江南机械厂承担了大量纺织设备的生产、制造、研发任务。
无纺布也属于纺织生产的一种产品,只是国内起步晚,产能低。
八十年代,我国的口罩,还没有无纺布口罩,使用的都是那种白色的棉纱口罩,包装名称叫卫生口罩或者卫生口鼻罩,包括医用和民用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口罩的厚度,也就是棉纱的层数。
民用的一般有4层、6层、8层、12层棉纱口罩,其中只有12层棉纱口罩可阻止病原体的传播。
医用的有12层、16层、18层和20层的棉纱口罩,厚厚的一个,跟戴了个防毒面罩似的。
从这一点上就可以发现,我国的无纺布生产水平有多么的低下。
全球无纺布消费量在1983年时为80万吨,而到1985年时增长到110万吨,1988年为140万吨。
我国的产能,大概占到全球的百分之一左右,我国的人口数量,却占到了全球的五分之一左右,人均无纺布使用量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全球无纺布消费,以每年10%的速率递增。
在1989年,国内还鲜有有识之士,意识到无纺布的巨大潜力所在。
当此时也,王林同志率先进入这个行业,敢为人先,率先完成国内无纺布生产的大布局!
早在去年,王林成立卫生巾工厂之时,他就有心建立无纺布生产基地,但彼时他资金有限,有心无力。
今年一开春,他就认识了江南机械厂的崔振华厂长,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俱全,于是顺利的催生了无纺布工厂的建立。
王林和崔振华又聊到了其它机械的生产,比如说卫生巾生产线、纸尿片生产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