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赵王府,不停有士兵进进出出,将一份份从前线送来的快信送至,又将一条条命令送往王府旁边的信站。
在赵王府的军机室内,李庆安和韦青平等几名幕僚正在沙盘前研究战事,另外,兵部尚书颜真卿、兵部侍郎长孙全绪、千牛卫大将军南霁云等重臣,也都一一在沙盘前参赞军务。
李庆安刚刚接到了李嗣业送来的快信,他用木杆指着潞州地界道:“卫伯玉军目前截断了李归仁的后路,席元庆也堵住了白陉,如果李归仁军此时想突围出去,也有可能,他可以从乡县沿武乡水北上,但李嗣业的情报是,李归仁军并没有北上的意思,目前他们驻兵在这里.....”
李庆安用木杆指着上党城以北,那里有一个用小木块做成的镇子,西边是一条用白油漆刷出的河流。
“这是浊漳水,河东岸距离上党城约五十里处是浊漳镇,李归臣的五万大军就驻扎在这座镇上,很明显,李归仁是要和李嗣业的安西军主力决一死战了。”
“双方兵力对比如何?”颜真卿沉声问道。
“目前李嗣业在河东地界约八万军队,但要考虑封堵燕军退路和各地的部分驻军,李嗣业最多也只能动用四万人,目前赵崇节和贺娄余润已率一万骑兵精锐前去支援,这样李嗣业可用之兵也是五万,这也是他的性格,他不会倚多取胜,但从兵种上来说,燕军是三万骑兵和两万步兵,而安西是四万骑兵和一万步兵,从骑兵数量上说,我们占有优势,而且我们还有天雷和火油,无论军种和实力,我们占有优势,而对方的优势在于骑兵,一万曳落河骑兵是安禄山最强悍精锐的骑兵,另外还有一万契丹骑兵,是由契丹耶律部的精锐,装备精良,据说战斗力超过了幽州铁骑,还有一支骑兵也是奚人的精锐,正是有这三万骑兵,李归仁才不想北撤,和安西军较量,如果他能击败安西军,那他将名震天下。”
长孙全绪点点头感慨道:“这是一场势均力敌之战!”
他看了一眼南霁云,见他眼中有些黯然,便笑道:“南将军以为呢?”
南霁云正为自己没有机会参加这样的精彩战役而感到遗憾,他默默地点了点头道:“李嗣业将军坚持以五万军对阵对方五万军,这本身就是一种轻敌之举,我只担心安西军被盛名所累,生出骄兵之意,不把燕军放在眼中,这样这非常危险。”
“南将军说得没错,我也有这个担心。”
李庆安对众人道:“我已写信给李嗣业,命他不准轻敌,另外我又命王思礼率三万关中军出陕州,前往河东接应,这场战役事关重大,李嗣业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决不能输掉!”
这时,一名文书官拿着一份情报进来施礼道:“殿下,太原最新快报!”
众人一下子被吸引了,纷纷向李庆安望去,李庆安接到接过情报看了看,眉头皱成了一团,道:“难怪李归仁不肯北上,原来是安庆绪改变策略了,他刚到太原便又撤回了石艾县,李怀仙率八万大军南下了。”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李怀仙的八万大军中,至少有三万是精锐的幽州铁骑,骑兵速度极快,一旦在上党战役打响前赶到潞州,那么李嗣业的形势就危险了。
李庆安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这才明白了安禄山真正的策略,原来安禄山攻打太原是虚,他真正的目的是对付李嗣业的安西军,如果郭子仪分兵去支援李嗣业,那太原的兵力必然空虚,正好被安庆绪的军队趁虚而击,太原又危险了。
这其实不是李嗣业轻敌,而是他李庆安轻敌了,小看了安禄山的部署,李庆安负手在房内慢慢踱步,他忽然走到沙盘前,仔细研究了一下地形,沉声道:“立刻传我的命令,命李嗣业放弃潞州,撤到晋州乌岭山以西,严守府城关,卫伯军和席元庆也同时撤回,命田乾真部放弃上党县,所有的军队全部撤到晋州集结。”
他沉吟了片刻,紧接着又下了第二道命令:“命雷万春和辛云京率部走飞狐道进入定州,断安庆绪的粮道。”
他微微叹了口气,又对众人道:“这次是我们小看了安禄山,安禄山进攻河东虚虚实实,若太原难攻,他们就转而对付安西军,若郭子义出兵,他们又会转而攻打太原,令我们处于被动,说到底还是我们在河东兵力不足的缘故,如果我们能再增兵十万,就能扭转被动局面,所以我决定再火速向河东增兵十万。”
颜真卿沉思了片刻,道:“关中有十五万大军,可以走蒲津渡支援河东,从前玄宗帝去北都时,都是从蒲津渡黄河,在那里一夜间便可建立浮桥,数万御林军渡河极快,我们不妨先命王思礼搭建浮桥,等大军赶去,正好渡河。”
李庆安道:“搭建浮桥是个好主意,但关中十五万军队最好不动,这次江南之战降卒极多,又在江南募兵六万,可令江南军北上协守河南,而令李光弼率七万军渡河支援河东,我再率三万精锐骑兵走蒲津渡口赶去河东,只要李嗣业能及时退回晋州,时间上应该来得及。”
颜真卿和长孙全绪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殿下怎能亲去河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