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黄以风后为说客,要请杨素领军去处理上林县完颜斜也的事情。
杨素虽然做出了和轩辕黄差不多的判断,上林之争,绝对不像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这一地,必将事关韩信之后的后手。韩信此人,也不会无缘无故在这种地方下一颗棋子。
故而,如果接下了这个任务的话,本身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甚至,说不好,最后还有一定的可能会把自己搭进去。
但是,他也并没有拒绝这个任务。
只不过,却将这个任务,推到了东苍另一位大将的身上。
东苍虽然丢失了青北,连续经历了数场大败,但毕竟东苍在其巅峰的时候,兵马数量足足高达二十五万。
就算是如今,其兵马数量依旧高达十万。只不过,因为皇城被攻陷,皇帝战死,各部兵马的士气有着不一程度的下降。这其中,跟随杨素从珠山撤回来的那几万兵马的情况最为显著。
而这十万规模左右的兵马,却并不完全掌握在杨素的手中。
杨素的能力和家世,再或者是资历,在东苍之内,确实是没得说,综合下来,那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将。
但是,没有哪个地方的第一大将,能够掌握那个势力的全部兵马的!真要是出现了这样的人物,那可要出事情的,君臣之间,迟早都是一场厮杀。
就算是当年的楚西钊,手中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兵权。他在军队之中的威望高,不代表他有军权。
珠山前线撤下来的那部分兵马,如今,在杨素的掌握之内。但是,原本东苍在青南道的兵马,却在另外两人的掌握之内,大苍宗室皇甫端与皇甫规。
这两个人,前者属于本土人物,任东苍青南刺史,而皇甫规则是一名系统人物,任东苍青南行军大将军。
皇甫端,几个人在大苍众多皇室之中,绝对是默默无闻的存在,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在东苍之中高居青南道刺史之位,在此之前,与当前的张道宗更加是平分秋色,这本身就是一种不普通。
至于皇甫规,在东汉之中,更加是妥妥的名将一枚。
蓝星东汉末年的凉州,或许很多人先想到的都会是在凉州发迹,后来掌控朝政的董卓,或是割据凉州的军阀马腾、韩遂等人。
其实在他们之前,凉州曾出过三位表字当中带“明”的将领,他们都曾立下赫赫战功,但理念各不相同。他们就是被称为“凉州三明”的皇甫规、张奂与段颎。
皇甫规出身于将门世家,自幼聪明好学,对兵法有着深厚的造诣。早年他担任过郡功曹、上计掾、郎中等职务,后调任泰山太守,成功平定了叔孙无忌起义,展现出卓越的治理和军事才能。
后又他多次与羌人交战,屡次击破和降服羌人。
在他们那个时代,皇甫规就是当世一流的名将。
而杨素,实际上,正是将这一次的任务推到了他们两个人的身上。
如今的东苍,也就是这么一个情况了,虽然说保了一个皇子出来,但是,也没有几个人指望他真的能够重振旗鼓,重整东苍的河山。
而皇甫端与皇甫规,他们两个人就属于大多数大苍宗室那种传统的思想,这肉就算是烂了,但要烂在自己锅里。大苍的江山,就算是要烂,要在烂在皇甫家的手中。
所以,杨素想要将这件事情推给他们,而这两个人也顺水推舟接了下来。
如此,皇甫端与皇甫规两大宗亲,领五万大军,直取完颜斜也所部。
……………………
关东道。
如同蒙恬之前在青北道势如破竹一样,赵宋大将廉颇在关西道之中同样是势如破竹。
曾经的西苍,所属只有半个河西道之地,不过,当年的赵匡胤为了求得和西苍的合作,虽然为此成功的说服了以风易寒为首的一批将领在中苍倒戈。
但是,所付出的代价之一,正是关东道的其中两郡之一。
关东道,和镇西将军府最开始的基本盘关系到一样,本身的价值有限。那两个郡,就算是拿了他,对实力的帮助,也并不是那么大。
但对于当时只有半个河西道的西苍来说,对于完善他们的西部防线,加强战略纵深却是重中之重。
整个大苍的所有割据势力,河西道小朝廷应该算是生存环境最恶劣的一个了。
被大苍割据势力之中,排在前三的三家包围在其中,不管是向哪一个方向扩张,但却都如同登天之难。
但就算是在如此的恶劣环境之中,西苍的实力依旧在稳定有序的发展。
不得不说,作为大苍东中西三家之中,西苍作为血脉最具正统性的一家,在某些方面,确实是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
当年的炎霸,在收到这位小殿下还活着的消息的第一时间,哪里还记得皇甫古渊?尤其是在听说小殿下需要他的时候,想都不想就直接到了河东道!
风易寒、夏泽这些人,仅仅只是一封书信,就直接被拉了过去。
而这些人,也只是一个缩影罢了。
河西道小朝廷重立之后,隔三差五,就有心暮故苍之人,一个个从大苍各个角落翻过千山万水而至。
这些人之中,有世家大族出身的年轻人才,也有草莽之中的英雄。
而这些人之间,也不乏其中有人能够看出,河西道夹在这么一个缝隙之中,之后的未来,何其的艰难,可是,他们依旧还是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