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声接连不断,但实际上真正造成的杀伤力却屈指可数,无论是唐军还是清军,都早已习惯了炮火连天的战场,并且双方大阵都在火炮有效射程之外。
所以,开炮的目地主要是提振己方士气,毕竟敌人开炮自己不开炮,很容易造成士兵的心理压力。
不出意外的,拥有三倍多兵力优势的清军率先发起进攻。
这不是因为康熙帝膨胀了,感觉不能投放战傀的妖道李长青不是自己的对手。
而是因为康熙帝想要在开局打出清军的气势。
最重要的是,清军人多马多,可以从几乎所有能进场的方向发起连续不断的猛攻。
站在唐军阵列前方的,全都是日本雇佣军,李长青的核心系统军队都位于大阵中央位置。
山下亚索如今已经是唐军中的三等校尉,担任着百夫长一职,微眯着双眼看着远处推着楯车徐徐而来的清军。
从旗帜上不难看出,那些清军属于新绿营。
日本雇佣军的建制跟传统的汉人唐军不同。
在日本雇佣军中的日本武士们,积累到足够的军功后,有两条路线可以选择。
第一条就是根据已经拥有的军功爵位,选择对应级别的封地,当一个小封建主。
显而易见的,选择这条路基本上就断绝了继续获取军功往上晋升的途径。
虽说在后方当小封建主也有机会通过‘剿匪’等低烈度战斗积累战功,但这种积累方式比追随大唐皇帝南征北战的速度慢了十几倍!
所以,真正有远大志向的日本武士,是不屑于选择这条路线的。
第二条路自然就是一直在雇佣军中积累战功。
日本雇佣军采用的是新式的军功爵累计方式。
每一名入伍的日本武士,都会自动获得三等兵的身份,然后通过战功一点点晋升到一等兵。
一等兵再往上晋升,就能跨入士官爵位。
从士官爵位开始,就足足分出九个等级!
日本武士需要从九等士官一直晋升到一等士官,然后才能跨入下一个大段位——校尉爵位。
同样的道理,校尉爵位也分为九等。
如果这名日本武士足够幸运和勇武,晋升到一等校尉,再往上就能成为真正的将军。
成为将军的日本武士,就可以选择成为大封建主级别的大名领主。
当然,也可以选择继续呆在日本雇佣军中,担任高级指挥官。
只不过,晋升成为将军的日本武士,就不能按照以往的方式积累军功了,需要取得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胜利,并且得到大唐朝廷的赏识,才能继续往上走。
而拥有了少将爵位(将军爵位的最低等)的日本武士,再往上走获取的就是世袭权力。
获取封地的日本武士们,是没有世袭权力的,受封的日本武士,每一代会降三等军功爵位。
获取封地的军功爵位底限是九等士官,如果继承者的军功爵位降到九等士官以下,就会被大唐朝廷没收封地。
一代人降低三等军功爵,即便是一等士官爵位的日本武士,封地也只不过传承三代人而已。
因此,不少野心十足对自己颇有自信的日本武士,都是奔着与国同休的世袭资格目标去的。
到了将军爵位后,从少将晋升到上将,然后再请封大名封地,就是不降等的世袭罔替资格,只要大唐帝国不覆灭,就能一直传承下去。
正是这个画饼吊着,才让留在军中的日本武士们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士气高昂。
在日本雇佣军中,不看血统,只看军功!
而且因为唐军一直在远征,作战立功的机会多的是。
普通兵级爵位和士官级别的爵位,是依靠杀人数目和完成任务数量积累军功的。
到了校尉级别的爵位,日本武士一般都领有实权军职,不再是一名卒子,而是一名军官,积累军功的方式自然也会变化。
难度远超士官爵位时期。
当然,日本武士也可以将积累的军功兑换成金银,只不过这么做的日本武士很少……
哪怕是心无大志的日本武士,也会努力将自己的军功提拔到士官级这个底限,然后领取一小块封地。
这种日本武士小封建主,都是需要听命于地方官府的,相当于地方官府的下属人员,没有太多自主权。
唯有到了将军大名级别的封建主,才是真正的土皇帝。
部分只顾着自己享受,不想着后代生活的日本武士,将军功积累到九等士官就向上级请封了。
这也是为何会有小几万日本武士没有参加到拉合尔决战的缘故。
理所当然的,作为日本武士中的顶尖强者,山下亚索可不愿意让自己仅仅当一名收到地方官府限制的小封建主,他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大名领主,最好还是上将级别的世袭罔替!
上将级别是日本雇佣军中,最高的军功爵。
当然,积累到那一地步后,如果愿意放弃封地的话,可以选择进入唐国本土汉地,成为一名没有封地但同样世袭罔替,与国同休的侯爷。
那个选择虽然没有封地,但会得到朝廷封赏的大量田产,还能获得相应的减税政策,以及都城内地段非常好的侯府宅邸。
后代子孙也可以在大唐帝国中获得更好的仕途。
在大唐帝国,除了皇帝外所有人都需要缴税,所以能获得减税政策的田地,已经是天大的恩宠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