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云低着头,坐在软软的坐椅上,坐椅的腿脚都是红颜色,垫子是黑皮的,挺阔绰的,面前的写字台是新的,红红的,散发着油漆味。
外面的大院子,三三两两个行人脚步匆匆而过,偶尔有个说话的,声音也是那么得轻,宛如在耳语。
花园里的百合花已经露出了嫩嫩的绿芽,绿中有着淡淡的黄,许多月季花已经破土而出。
太阳还没有落山,前面的一座高山顶还有金色的阳光。
不过很快也要黑了,太阳过了山顶,过不了半个小时,星星便会上来。
“尚主任,喝点水!”乡政府秘书小裴递给他一杯水。
“谢谢。”他接过水,望了望小裴。
小裴低个子,二十八九左右,进乡政府办公室已经三年了,特别能写材料,周书记看上的笔杆子。
他本来想张口请教一下小裴,问一下这个检讨材料如何写,看着小裴低头在写材料,也就没有好意思去打扰。
第一次写检讨材料,还真难为住他了。
尚家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45户,只有21户想把五万元贷款贷出来,用来发展养殖业。
其它户也有人想贷款,但不想用来养殖,有的人想把钱贷出来用来还账,有的人想用来潇洒走一回,有的想贷出来装在兜兜里暖暖,反正一个意思就是不想去养殖。
五万元贴息贷款是用来发展产业的,如果不养殖,就不能给发放。
可尚家河村的年轻人就一个理,在外面打工,虽然苦一点累一点,但只要干一天就有一天的工资,这养殖辛辛苦苦到头,还要看市场,尤其最近出现了口蹄疫,受口蹄疫的影响,牛羊价格也不怎么好,也见不了几个钱。
就这样,尚家河村的贴息贷款只贷了21户,位于全乡16个村倒数第一。
刚才周书记在乡村干部大会上很恼火,为尚家河村群众不贷款发展养殖业很恼火。
周书记当着乡村干部的面,点名道:
“尚家河村什么都干不到前面去!支书还有主任,你们脸烧不烧?
贴息贷款,是给群众给钱,你们也发不下去,黄一鸣,还有尚云,你们说,这是怎么回事?”
黄支书戴着一顶发旧的蓝色帽子,端正了一下身体,抬起头,说道:
“周书记,那些狼崽子都不愿意在家务农,都提着腿腿跑了城,连老婆也引着娃娃去了县城,在家的都七老八十的,也养不了羊和牛。”
周书记坐在高高的主席台上,用老鹰一样的眼睛盯着黄支书,说道:
“黄一鸣,你说的话都是借口,没有那一个人不愿意呆在自己的家里。
常言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土窝,他们背井离乡都是出于无奈。
只要大家觉得能够在家里赚来钱,就不会跑到外面去受苦受累。”
黄支书下意识摸了摸装在衣服兜兜里的铜烟锅,准备来一锅旱烟,突然记起在开会,便把手缩了回来,说道:
“周书记,这尚家河村里的人就和外村的人不一样,都犟得像驴。
三年前,都不愿意出去打工,乡政府号召让村上干部动员他们出去打工,可就是把他们赶不上犁沟。
前前后后,我跑家串户不下十次,磨破了嘴皮,连婆娘做的鞋也破了,那个才穿了一年零四个月的裤子被狼牙洼的黑狗扯走了多一半,心里那个钻心地疼,但还是没有人愿意出去打工。”
周书记用冰冷冷的目光盯着黄支书,说道:
“该你这样说,你们村应该没有人出去打工,为什么现在家家户户跑的没有了年轻人?”
黄支书笑了一下,笑声引来了开会一百多名乡村干部的注意力,有玩手机的也停止了玩手机,用眼睛盯着黄支书看。
明明周书记很恼火,谁也能感觉到,可偏偏这个时候黄支书却发笑。
黄支书笑过后,说道:
“这个都是在坐的各位支书的功劳,我们村那些狼崽子,看着邻村外出打工的人赚回来了大把大把的钱,羡慕得要死,又是提烟酒,又是论亲戚,央求邻村的小伙子带上他们。
这些狼崽子,就是不顺着人路走。”
黄支书看着苏北岔村支书邓百万脸上带着笑,心里想着,邓百万,你这个狗娘养的,把工作搞到了第一,逼的我老黄在大会做表态发言,这一次一定要叫你不得好死!
黄支书看着周书记没有发话,继续言道:
“苏北岔村邓支书工作搞得好,贴息贷款发放全乡第一名,我佩服得很。
这苏北岔村和我们村隔着一条沟,让邓支书带动群众把养殖业搞上去了,我们村那些狗崽子不用催,就会跟着来。”
周书记说道:
“黄一鸣,我看你这个村支书,越当越没有出息了,总想着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走。尚云,你说一说,就你们村如今这个贷款情况,该怎么办?”
尚云想,既然黄支书那样说了,村里也就他们两个人,支书主任总不能两条心,便说道:
“我愿意听黄支书的,黄支书说怎么办,就咋办。”
周书记叹息了一声,说道:“尚云,你们尚家河村两委班子挺团结的呀!”
黄支书说道:
“周书记,这村上的事,我干够了,婆婆妈妈的事太多了,天天给人要下话作揖。
我老黄也快六十岁了,给组上跑了二十来年破鞋,给村上也跑了二十来年,光这个支部书记一干就是十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