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着一身淡紫绣浅蓝碎花的衣裳歪在榻上,一个瞧起来很是面生的宫娥跪在地上轻轻的给她捶着腿,白姑姑几步过去轻声道:“娘娘,李大娘子带着她嫂子和侄儿来了。”
太后睁眼,挥了挥手,那个捶腿的宫娥静静退了下去,她由白姑姑服侍着坐起身朝李鸾儿瞅了一眼,笑道:“鸾丫头来了。”
“见过太后娘娘。”
李鸾儿和顾大娘子一起见了礼,太后笑着对两人招手:“快些将你那侄子抱来哀家瞧瞧。”
李鸾儿和顾大娘子一人抱个孩子上前,白姑姑抱着甄巧怀中的孩子过去,太后笑着瞧了两眼,那孩子也知趣,竟对着太后笑了,太后更是感兴趣,一个个接过来全都抱了抱,又逗弄了好几下,不住点头:“好,好,这三个小子好,长的真真是好,又壮实又机灵。”
“您过奖了。”李鸾儿笑着恭维一声:“将来官家生的皇子定然更壮实机灵。”
太后将孩子交还,抬头看了顾大娘子一眼:“这便是你嫂子了,瞧模样便知是个实诚人。”
顾大娘子轻笑一下,李鸾儿爽利道:“太后慧眼如炬,我这嫂子是真好,又温婉又是知书识礼的。”
太后又看了顾大娘子一眼,只觉得面前这女子有些面熟,不知道怎么的,瞧到她心里就很是亲热,真真是瞧着她哪里都顺眼:“我瞧着也好,不是那等孤媚妖道的。”
白姑姑在一旁笑道:“奴瞧着李家太太很是面熟,也不知道在哪里见过。”
太后扭头看她:“你也觉得面熟,我也看着面善呢。”
太后若不扭头还罢了,这一扭头,白姑姑大吃一惊:“娘娘,奴知道怎的面熟了,这,这李家太太长的与您有些仿佛呢,说起来,和您年轻的时候很相像,只没有您年轻时候长的好看。”
“你呀。”太后笑着一指白姑姑:“不过是碰着我的心胡说的,人家花般的年纪,我都老眉老眼的了,怎么能比。”
白姑姑旁边的郑姑姑此时也道:“奴也瞧着与娘娘有些相像呢。”
李鸾儿皱着眉头瞧了半晌也点头道:“我瞧着也像,尤其是眉眼。”
三人都说像,太后就重视起来,叫人拿了玻璃镜子过来,将顾大娘子拉到身旁,两人对着镜子一照,太后都吓了好大一跳:“别说,还真是像呢。”
顾大娘子有些无措,垂着头不知道说什么好。
即是瞧出顾大娘子长的像自己,太后便对她更是亲热,拉着她坐到身边一个劲的问顾大娘子是哪家的,父亲是谁,母亲是哪里人,顾大娘子轻声一一作答,声音温柔,坐姿端庄,面上也一直带着笑,叫太后看了更加的喜欢。
一时宫娥端上茶点,太后叫李鸾儿和顾大娘子用些,不经意问起:“宛儿,你外祖家可是在东城?”
顾大娘子笑着点头:“正是呢,我外祖和外祖母一直没有孩子,眼瞧着岁数越来越大,两人急的什么似的,刚巧那年下大雪,外祖和外祖母准备去庙里进香,哪知道一出门便捡了个大胖闺女,两人瞧着喜欢,就养了起来,说也怪,自收养了我母亲没多长时间外祖母便怀了胎,第二年就生了个大胖小子,自此之后,外祖与外祖母更是疼爱母亲,虽然说是收养的,可对母亲的疼爱丝毫不比舅父差。”
“哦?”太后挑了挑眉:“这么说,你母亲并不是钟家亲生的?那你母亲即是知道,就没想过寻找亲生父母?”
顾大娘子摇头:“我听舅舅说起过,我母亲知事后便说即是亲生父母抛弃了她,那她便也不想,再者,生恩不如养恩,钟家将她养大,她就是钟家的女儿,自该为外祖外祖母养老送终的。”
“你母亲倒也是知恩图报的。”太后笑了笑:“你可还记得母亲是什么样子?”
“不记得了。”提起钟氏,顾大娘子有些怀念:“只是听舅舅说我长的像母亲,尤其是眉眼,和母亲几乎一模一样。”
“是吗?”太后直起身子。
顾大娘子点头:“是舅父说的,究竟如何,我也不知道。”
又说一时话,李鸾儿和顾大娘子见太后脸上懒懒的,就知趣的起身告辞。
临走前,太后对顾大娘子笑笑:“即是来了,就带着孩子见见他们姑姑去,想来凤儿也是极想见侄子的。”
两人谢了恩,抱着孩子出去向永信宫方向走去,才走了没几步路,便见白姑姑带着人追了出来,她追过来见到顾大娘子便道:“李家太太,太后体恤你才刚满月,说是这里到永信宫路可不近,你抱着孩子怕要累着,便叫奴带了软轿过来,你坐着轿子去吧。”
顾大娘子险些吓着,脸上微变了色,不过还是强作镇定谢过太后,又谢过白姑姑,在白姑姑的搀扶下坐上软轿。
一路走着,李鸾儿越想太后的态度越觉得奇怪。
太后似乎是对嫂子的母亲很是关心,且对嫂子也越发的关注,还有,这软轿是怎么回事?
李鸾儿可不相信太后是体恤她嫂子才叫了轿子的,若是真体恤,那她们进宫时怎的没见轿子,要知道,从顺安门到寿安宫路可远的紧呢,怎的反倒要去永信宫了,才叫了轿子呢?且还是只给嫂子一人的?
越想,李鸾儿越是不明白,后又想到,难道是嫂子的舅舅立了大功,太后才如此优待?想了好一会儿又觉得不是,只得摇头叹了口气不再多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