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可能皇帝生就有一副极端自私自利的心肠,对这些事情从来都不屑一顾。
公元328年,君士坦丁按多神教的传统典礼宣布他的新首都落成,并和很多基督徒一起欢庆了这个时刻。
拜占庭城被重命名为“新罗马”,但从一开始,这里的人们却更喜欢称这里为“君士坦丁堡”,即君士坦丁大帝的城市。
尽管在新首都,每一种宗教都不会受到排挤,但城市中心的礼拜场所还是留给了基督教徒。
皇帝派使臣收集了12位使徒的遗体,并把他们安葬在教堂里。
他在使徒的坟墓旁边为自己未来的棺椁预留了一个位置。
这一举动的用意显而易见——皇帝想让全世界视他为第13个使徒。
君士坦丁皇帝将自己的洗礼仪式推迟到了临终时刻,这是一种典型的功利主义做法。
在早期的基督教世界里,许多人用这样的方式投机取巧。
因为临死前的洗礼能净化人的灵魂,清除他的一切罪过,从而为升往天堂做好准备。
也许杀害克里斯普斯和福斯塔的阴影一直笼罩在他的心头,让他到死也难以释怀。
洗礼仪式之后,君士坦丁拒绝换上皇帝的紫袍,而是让仆人为他换上一身纯白色的长袍。
公元337年5月22日中午,君士坦丁大帝在尼科米底亚郊外溘然长逝,终年六十五岁。
他成了自奥古斯都大帝之后,在位统治时间最长的罗马皇帝。
君士坦丁皇帝不顾众人劝阻,执意将帝国传给了福斯塔的三个儿子和自己的两个侄子,由他们自行划分罗马疆土。
包括君士坦丁在内的所有人都能预见,这个决定将引起新一轮的血腥斗争和残酷内战。
后续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
到公元353年,君士坦丁的两个侄子和两个儿子都不幸身亡。
福斯塔的二儿子,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最终成为罗马帝国的唯一主人。
†
乔伊十一岁的时候,我们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粉刷家里的墙壁。
为了打发时间,我们收听了一个关于尤利乌斯·恺撒的广播节目。
我们安静地工作,广播里的讲述者带着我们领略了恺撒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讲述了他被海盗绑架的故事,也谈起他在高卢的辉煌战绩以及他与罗马政敌庞培和西塞罗(Cicero)的战争。
我们仿佛和恺撒一起行进在罗马的道路上,看着他和克莱奥帕特拉女王一同乘坐缀满鲜花的皇家游船,沿着尼罗河顺流而下。
落日的余晖照进院子,此时恺撒的故事已经讲到他在元老院遇刺的段落。
一个目露凶光的元老冲上前来,猛拽恺撒长袍的一角。恺撒惊愕地大叫:“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暴力行为!”
另一个元老院议员带着他的同伙们举起匕首上前刺杀。
最终,恺撒身中二十三刀,他在临死前用沾满鲜血的袍子捂住了自己的脸。
当我们收拾油漆桶的时候,我心潮起伏。
恺撒是不是经历了最有趣的人生?
恺撒是不是做过世上最振奋人心、最不同寻常的事情?
一个人的生命中竟能有那么多的冒险传奇,简直就像阿波罗号的宇航员、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或者亚历山大大帝一样!
三年过去了,我们此时正在伊斯坦布尔谈论着另一位伟大的罗马独裁者。
我问乔伊,问他如何看待君士坦丁大帝的一生。10天前,我们刚刚在罗马参观过他的巨大雕像。乔伊想了想。
“他的一生太难以评论了,”乔伊说,“他做了很多好事,也做了不少坏事。我不清楚该怎么评价他。”
距今17个世纪之遥,的确很难准确了解君士坦丁真正的个性。
他那些谄媚的廷臣早已粉饰过有关他卑劣或者愚蠢事迹的记录。
但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能从历史中寻找到恺撒和君士坦丁企图掩盖自己所作所为的蛛丝马迹。
他们都是自我意识坚强的人,懂得如何无情地挥舞权力武器,在攀登权力巅峰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当他们一旦成为罗马的统治者,他们就转而成为建设者和革新者,而他们推行的改革在他们死后几个世纪里依然延续。
我相信恺撒在死前以袍遮面是为了掩盖他被刺杀的羞辱,而君士坦丁在死前接受洗礼则是为了遮掩他更加令人不齿的罪行。
毕竟,他曾经对自己的至亲使用了“除忆诅咒”,所以他害怕自己也会受到类似的报应。
喜欢幽灵帝国拜占庭请大家收藏:(www.100msh.com)幽灵帝国拜占庭迷失阅读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