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工部主簿的凡雨,人生最大的露脸机会在含元殿出现,接着就犹如大海中投入的一小块石头,浪花还没等溅多大就淹没在了扑下的潮水当中,至于产生多少深远的影响,与他自己本身已经没有任何关系。
小贝满意的提前离开早朝,没有参与任何朝政,她要早点回到状元楼,找哥哥与姐姐帮忙,朝堂之上她可是称呼自己的父亲一口一个张尚书。
对她来说世界上没有比这再可怕的事情了,天要塌了,她必须在早朝结束之后的这段时间内进行一场危机公关,形势很严峻。
含元殿上早朝依旧,张忠根本没有心思去想怎么收拾自己的女儿,他要让更多的人通过他提出来的工部变更计划。
当李隆基处理完呈上来的几个奏章之后,第一个主动发言的就是张忠,手上托着一罗纸,一项一项地念出来,最后要求国家财政给拨款。
“四百万贯?”李隆基被张忠说出来的话给吓到了,最近两年国家的财政收入是提高了,比起已往来说可谓是天壤之别,但一次拿出来四百万贯给六部中的一部,似乎额度也太大了一些。
张忠也知道嘴张的过大,连忙解释道:“陛下,臣所言四百万贯乃是一次性解决后患之策,往后再不用陛下拿出一文钱,工部便可自力更生,两年后定然能够收回投入之钱财。”
“陛下,臣觉此事不可。”张忠话音刚落,张说跳了出来,直言反对。
众臣目光同时集中在张说身上,想看看这个宰相与张忠的第一次正式交锋会不会取得胜利。
张说心中也非常无奈,原本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不应该是他,而上他手下的某个人,他已经把信号用肢体语言传递了下去。
平时手下的人都懂的,只要看到他的示意就知道该如何做,今天怪了,手下的人似乎眼神不好,精神上也恍惚,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发言。
高力士也看到了这个情况,他心里明镜一般,所谓拿人手软,吃人嘴短,能在早朝中出现的人,平时哪一个没收到张王两家的好处?
不信的话可以一家家地去看,看看谁家没有价值几千贯的打着张王两家标记的家什。
张忠今天是第一次上朝议事,哪个敢在这个关键时刻找别扭那以后就甭指望张王两家继续给好处。
加上小宝与鹃鹃那种睚眦必报的性格,最终总是要有一个结果的。
正如高力士猜测的那般,属于张说一派的人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可以不要张王两家给的东西,但却不敢去得罪张小宝和王鹃。
没看到刚才凡雨的下场吗?皇上连深查一下的心思都没有,直接就判了一个流放的刑,发配到岭南,没有去人人向往陆州,这算是留下凡雨的一条命,不然真发配到陆州去,当地人一听是得罪张刺史过来的,后果不言而喻。
李隆基没出声,等待张说接下来要说的话,总不能说反对就反对,需要一个理由才行。
张说说完反对的话,其实在等自己的人跟随自己站出来附和,结果等到的是一片沉默。
强忍住心中的怒气,继续说道:“陛下,四百万贯非是小数目,如今四夷臣服,我朝应赏赐钱财物资以拢民心,吐蕃突厥尚不安稳,臣以为,先要拿出二百万贯一应物资到两地支援,让其感我圣恩,又有河北道北部众多都督府,若不安抚,臣惟恐民不聊生而有变。”
朝堂之上的众臣听到张说的话,还真的有人心中赞成,也只不过是心中赞成,没表现在脸上。
李隆基依旧没出声,把目光放在张忠的身上,等张忠反驳。
了解李隆基的人这时就明白了,皇上看样子是不赞成张说的说法,具体原因,尚不清楚。
他们不清楚,高力士清楚,如今的皇上心中所想早已不是当初那般,自从知道大海很遥远的地方有更厉害的人时,对周围的事情就不放在心上。
尤其是在华山看过火炮齐轰的壮观景象,哪里会在乎周围地方闹事?谁不服就打谁,打到服为止,别说是二百万贯,就是两万贯也不会给。
张忠也在观察众臣的反应,看看谁和自己站在一起,谁站在对立面上,对现在的结果还比较满意。
在洛阳的时候就是这样,自己提出来点事情,没人反对,就算心中有不同的见解,也会私下找自己来商议。
张忠也知道如今的大唐不怕打仗,自己家在陆州的军工厂正在不停地打造武器,实力已远远凌驾于周围国家之上。
但话不能直接说出来,张忠选择了另一个切入点“陛下,臣赞同张大人所说帮助吐蕃、突厥两地的事情,然,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工部所要做的事情便是研究好的各种工具,按臣的计划,一年以后就有更多的好工具出现,到时再给予我朝其他地方百姓使用,定能让他们过上好生活。”
“陛下,等张尚书一年后的工部研究出来工具,那如今该怎么办?这一年百姓如何去过?”
张说继续反对。
“若没有我大唐今年给出去的东西,难道其他地方的人就不活了?已往怎样过一年中自然还是怎样过。”
这时站出来说话的竟然是李林甫,一个张小宝和王鹃想要算计的人。
此刻的李林甫不知道有人要对付自己,更不清楚人家对付自己的理由是人家以为历史上的自己有一天会站到那个位置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