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舰队接连取得两场海战的胜利,粉碎了英国舰队无敌不败的神话,自是少不得一番庆祝。
李卫国在王府设宴,款待东海舰队有功将士们,并对林继云等人在海战中表现优秀的军官和士兵们进行授勋,一时间热闹至极。
大殿内光火通明,歌舞喧嚣,觥筹交错,官员将军们聚在一起相互吹捧,太太团们则不停地炫耀丈夫的功绩。
吴庸和陈静南二人已经回来了,对于这两人死而复生,顿时将所有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有人高兴有人悲叹。
高兴的一方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把吴庸和陈静南的死当回事,因此得到了李卫国的绝对信任,日后前途无量;悲叹的一方则因为当初对李卫国的举动十分反感,心中有离开的想法,这在李卫国看来,就是意志和信念不稳定人群,他们有才华不假,却是双刃剑,李卫国从此只会利用他们的才华来帮他做事,却不会再信任他们了。至于当时就彻底背叛李卫国的那一批官员,则都消失了。
一个苦肉计,即算计了李鸿章,坑了李鸿章的二十二万精锐大军,又是一次对内部人员的清洗,将一切不和谐因素剔除出去,确保了李卫国的绝对统治。
作为大功臣,吴庸和陈静南都非常低调,尤其是吴志强,他对李卫国的信仰一度出现过动摇,好在最后悬崖勒马,吴庸的及时出现令吴志强保住了性命,却不敢再邀功请赏,哪怕李卫国要提拔他委以重任,吴志强也委婉拒绝,表示统率一个军已经是他的极限了,不敢再有奢望。
这是聪明人的选择,李卫国自然从神盾局得到了一些情报,对此也不挑明。
这一次苦肉计,只有李鸿章上当了,奕欣这个老狐狸差一点就上当了,最终因为谨慎而推迟了出兵湖广两省的军事计划,结果得知李鸿章二十多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立刻放弃了行动。
跟吴庸比起来,这一回陈静南反倒是等于无功而返了,因为正是他负责湖广军务和引诱奕欣出兵的。
李卫国微笑着说道:“奕欣不出兵也是好事,至少我军西北方向的压力减轻了,可以集中力量对付李鸿章和英法联军。”
陈静南知道李卫国这是在安慰他,事实上以李卫国目前的总兵力,并不是太紧张,十五万大军驻扎湖广两省,本就是用来跟奕欣打仗的,其他防线并不缺兵,不存在所谓的压力。
“王上,奕欣不出兵,我们也可以主动打他啊!”
见陈静南蠢蠢欲动,李卫国笑道:“说说看,你有什么想法?”
陈静南道:“臣下认为现在是时候挥军北伐了,借口便是朝廷无道,卖国求荣,我南洋军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李卫国还未发话,吴庸先道:“你可知一旦北伐对奕欣动手,就等于向整个大清帝国全面开战了。目前我们外有英法联军没有解决,内有李鸿章的北洋军势力,既然朝廷还没有下决心全面开战,那我们就应该再等等。君不见太平天国同时东征、西征、南征的情况下,却还要北伐,结果白白浪费了兵力和财力,最后导致四处征伐都失败了。”
李卫国猜到陈静南是不想被吴庸比下去,急着想立功,于是安慰道:“正好南征缅甸和柬埔寨的大军缺独当一面的谋臣坐镇,静南去一趟如何?”
南征大军进入缅甸,因为是境外作战,士兵们比较陌生,所以一直没有采取大行动,只跟英军小规模交战,相互试探。
这也是李卫国下令采取的保守作战方式,目的只是吸引朝廷和英法联军的注意力,若是陈静南肯去督战指挥,那再好不过了。趁机拿下缅甸和柬埔寨,打败英法侵略军,也好扬我国威。
陈静南知道吴庸再江宁府立了大功,恐怕第二次淞沪大战将会被委任为总参谋,陈静南留下也是陪衬,不如去南方,说不定攻略缅甸和柬埔寨也可以立下大功。
于是陈静南领命,准备明日就动身去缅甸接管征南大军指挥权。
这时,庄久侠报告,神盾局的李靖紧急求见。
李卫国知道怕是有重大军情,于是立刻召见。
李靖将一封电报交给李卫国,道:“启禀王爷,电报处接到445号紧急报告,称江北有异动,李鸿章的北洋军大规模调动,进入临战装填,似乎准备对上海实施大规模攻击行动。”
电报是重要的情报传递方式,尽管江北是李鸿章的地盘,但神盾局还是将电报线秘密拉过了长江,一旦江北有任何异动,情报人员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冒险出城(容易被拦截)或者放信鸽(容易被诱捕),只需要发电报即可,又快又安全。
李卫国看过电报,略微皱眉,问道:“4号可有消息?”
李靖顿时犹豫,即点头又摇头。
李卫国没好气的道:“有话快说!”
见李卫国不悦,李靖于是迫不得已道:“不敢隐瞒王爷知道,4号按照约定,每天都会传递情报,今天4号发出的消息跟往常一样,内容是一切正常,意思是李鸿章没有什么行动。”
李卫国顿时松口气,道:“4号既然说没事,那就应该是虚张声势罢了,不必大惊小怪,应该是李鸿章的疑兵之计和疲兵之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